随着冈比亚成为第22个批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简称AfCFTA)的非洲国家,该协议已经跨过了生效门槛。协议已于2019年5月30日正式生效,并将于7月7日开始正式实施。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非洲大陆却在建设属于自己的区域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协议谈判进程】
2012年1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非洲联盟第18届首脑峰会上,决定建立一个大陆自贸区,作为2063年实现非洲工业化计划的一部分,以促进非洲内部贸易发展。峰会还同时批准了“促进非洲内贸易行动计划”(BIAT),该计划确定了七个类别:贸易政策,贸易便利化,生产能力,贸易相关基础设施,贸易融资,贸易信息和要素市场一体化。
2018年3月8日-9日,非洲联盟贸易部长批准了该草案。
2018年3月21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召开的非洲国家首脑特别峰会上,非洲44个国家领导人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峰会上共签署三份协议,除44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外,共有43个国家签署《基加利宣言》,27个国家签署了人员自由流动协议。
2019年4月2日,非洲联盟委员会贸易与工业委员穆昌加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冈比亚国会已批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AfCFTA),成为第22个批准该协议的国家。AfCFTA也达到生效所需的最低门槛。
2019年4月29日,第21个成员国塞拉利昂和第22个成员国撒哈拉共和国向非盟总部提交了批准书,AfCFTA进入等待期。
截至目前,非洲联盟55个成员中有52个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仅有尼日利亚、贝宁、厄立特里亚尚未签署。在52个签署国中,包括南非、埃及、加纳、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在内的23个国家已批准协议,当中22个国家已向非盟总部办公室交存批准文件,达到生效门槛。
【组织架构】
在AfCFTA生效时将建立若干机构。根据谈判的结果,初步确定将建立以下机构,以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实施。此外,各方约定还可以通过协商建立更多的委员会。
•AfCFTA秘书处
秘书处将负责协调协议的执行,并成为非盟系统内的一个自治机构。虽然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它与非洲联盟委员会密切合作,并从非盟获得预算。负责贸易的部长理事会将决定总部所在地、结构、作用和职责。
•非盟首脑会议
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非盟峰会期间可以举行会议。
•负责贸易的部长理事会
理事会提供战略性贸易政策监督,并确保有效实施和执行“AfCFTA协定”。
•高级贸易官员委员会
高级贸易官员委员会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决定。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AfCFTA协定的计划和行动计划。
•争端解决机构
其议事规则和程序将在“争端解决议定书”中规定,该议定书将进行谈判。
•委员会
将通过议定书建立若干委员会,以协助执行具体事项。已商定设立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非关税壁垒、贸易技术壁垒以及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
【非盟的野望】
据非盟介绍,如果非盟55个成员国最终都签署自贸协议,将形成一个GDP合计2.5万亿美元、覆盖12亿人口的单一市场。非盟预测,通过逐步取消针对90%的商品关税,并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域内贸易比重将从当前的14%提高到2022年的52%。
根据非盟官网资料,自贸区的建设主要指向以下几个目标:
•为商品和服务创建单一的非洲大陆市场,实现商人和资本自由流动,为加速建立非洲关税同盟铺平道路。
•通过更好地促进整个区域和整个非洲大陆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扩大非洲内部贸易规模。
•加快区域和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
•通过利用规模生产、非洲市场准入和更合理的资源重新分配,提高行业和企业层面的竞争力。
目前,非洲商品贸易以对外贸易为主,内部贸易较小,且主要集中于矿产品。非洲进出口银行2018年的数据显示,非洲区域内贸易仅占其贸易总额的15%,远低于世界其他区域水平,且过去多年来未明显提高。另外,非洲区内贸易的出口国也较为集中,主要有南非、尼日利亚、纳米比亚、科特迪瓦与埃及等。
对此,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分析认为,建立非洲自贸区将有助于让更多非洲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可能为全球贸易格局带来改变,目前非洲在全球贸易中占比极小,随着自贸区形成,非洲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
【非盟的挑战】
但是,这一切很可能只是“看起来很美”。非盟内部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很可能成为非洲自贸区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例如,埃及、尼日利亚和南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非洲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而非洲6个岛国地区生产总值总和仅占非洲地区生产总值的1%。
由于非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很大,且尼日利亚尚未签署非洲大陆自贸区协议,因此要在短期内使相关国家在自贸区政策和问题上达成一致还较为困难。
事情的进展似乎也印证了上述担忧。即使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非洲自贸区就要正式运行,一些关键问题仍旧悬而未决。比如原产地规则和关税协商尚未完成、关税谈判日程和解决非关税壁垒机制仍未设立,以及缺少洲际支付系统等。此外,非洲在基础设施联通方面也面临重大挑战,需要大量投资发展基础设施。
挑战还不止于此,有分析指出,一但非洲自贸区建立,非洲国家将不能有效控制外部关税。比如,乌干达进口来的便宜中国商品将不受控制,并最终通过非洲边境流入尼日利亚。这一问题已经存在,但是自贸区可能会使其恶化。
【尼日利亚?!】
目前为止,尚有三个非盟国家未加入此协议,分别是尼日利亚、贝宁、厄立特里亚。
实际上,上述三国具备一定的“区域一体化经验”。如贝宁与尼日利亚,通过世界银行支持的“阿比让-拉各斯贸易与运输便利化项目”,将海关的报关单和进出口数据集中起来,所有该项目内的两国海关均可以查看系统内所有报关单和进出口数据,从而实现了两国一站式通关,为贸易商和运输服务提供者减少了通关时间、手续和流程。又如厄立特里亚,紧邻红海的战略位置,为了扩大进出口市场,加入了如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和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这样的区域组织。
即便如此,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多人口的国家,却仍然对加入非洲自贸区抱有怀疑态度。目前来看,压力主要来源于尼国内的商协会及劳工组织。
据尼日利亚制造商协会主席曼苏尔·艾哈迈德表示,他理解非盟关于加入AfCFTA的呼吁,因为尼日利亚是非洲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但尼日利亚方面需要全面且清楚地了解该协定的益处和成本,以便采取必要的行动减轻对尼日利亚经济的负面影响。
尼日利亚劳工议会则警告,不要签署自贸协议,并称非洲自贸区是一个“极度危险和具有辐射性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倡议”。
有分析认为,尼日利亚劳工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共识是,尼日利亚在非石油部门的出口产能还不够强劲,不能抵挡外部竞争。
据了解,尼总统布哈里已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相关问题,但进展较为缓慢.尼曾多次对外宣布在某时间节点之前完成国内谈判并落实协议签署,但均落空。
【对中非贸易的影响】
根据官方说法,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AfCFTA无疑对中非贸易有深远影响。
先来看两组数据:
数据一: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在非洲的十大贸易伙伴是南非、安哥拉、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加纳、刚果(布)、利比亚、肯尼亚。上述十国合计进出口贸易额约达1433.5亿美元,占中国对非洲贸易总额的比例合计达到70.26%。出口方面,中国在非洲出口的主要货物目的国为南非、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加纳、摩洛哥、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上述十国合计出口贸易额约达716.39亿美元,在中国对非出口额中所占比例合计达到68.42%。进口方面,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货物来源国为南非、安哥拉、刚果(布)、刚果(金)、利比亚、赞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赤道几内亚。上述十国合计出口贸易额约达842.01亿美元,在中国对非进口额中占比合计为84.81%。
数据二:在6月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透露,“201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对非出口金额占我国对非出口总额的56%”。
上述数据说明,中国在非洲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且中国对非洲出口以制成品为主。一方面,统一的非洲市场必然增加非洲的内部需求,扩大市场空间,增加中国和非洲之间的贸易机会,同时有利于中国扩大在非贸易朋友圈。另一方面,非洲内部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商品结构不同,不构成竞争关系,由此产生的相关挤出效应十分有限。此外,建立非洲自贸区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将不必同每个非洲国家单独协商贸易协议,有利于简化相关手续流程。
结语:
希望美好,过程坎坷,这是非洲的历史,也是非洲自贸区的现状。因殖民地历史,非洲传统的贸易集中在对欧、对美等外部贸易上。而非洲自贸区的设立,必将有利于改变非洲单一依赖外部贸易的现状,并最终惠及这片古老的土地。